浙南山區多竹林,筍資源豐富。春意漸濃,竹筍紛紛破土而出。如今,從舌尖美味到特色文旅,春日“筍經濟”迸發出無窮活力。
連日來,麗水龍泉市上垟鎮泗源村的村民們忙碌著上山挖筍,該村黃泥土質孕育出的竹筍,因細嫩的肉質、清甜的口感頗負盛名,吸引上海、寧波、紹興等地客商競相采購。一袋袋沉甸甸的春筍被陸續運回村中,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今年是竹筍大年,筍產量相對較高。我們一天可采挖500余斤,村里有的大戶一天可以采挖1000多斤!”泗源村村民葉晉友一邊挖筍一邊介紹,今年春筍收購價格維持在每斤1.1元至1.3元,比往年高。
隨著采挖季的到來,竹筍加工食品也迎來產銷旺季。在麗水遂昌一食品公司內,工人們正忙碌地制作油燜筍罐頭。據悉,該公司的油燜筍罐頭選用當地毛筍為原料,輔以傳統秘制配方,經過慢火燜煮、真空鎖鮮等環節,既保留了筍的脆嫩,又融入了醬香的濃郁,深受消費者歡迎。
“我們的產品通過標準化加工,確保每一罐都鮮香可口,還原了老一輩遂昌人記憶中的味道。”上述公司負責人吳曉暉說,隨著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的興起,遂昌油燜筍的銷售渠道不斷拓寬,“我們通過‘線上預售+線下商超’模式,將產品銷往江蘇、上海等地。今年的產品預售訂單和OEM訂單已突破100萬罐,銷量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
一株株鮮筍還豐富了鄉村文旅業態。近日,以“澤雅春筍韻·共富新征程”為主題的首屆甌海竹筍文化周在溫州甌海區澤雅鎮雙田村拉開帷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賞春尋鮮。
活動以竹器樂五重奏開場,還設置文牒集章、古裝打卡、筍王擂臺、竹韻市集等環節。其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挖筍體驗,這些生長在泥土里的竹筍,對生活在城市里的游客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游客揮舞著鋤頭,展示著掘筍技藝,不時傳來歡呼聲。“我們是來溫州旅游的,在網上看到活動信息,就特意帶著孩子過來上山挖筍,氛圍很好。”來自上海的游客曹先生直呼有趣。
“筍經濟”的背后,是浙南地區近年來不斷立足本土資源優勢,深挖產業潛能,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株株春筍帶來百姓“幸福顏”,為全國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發展路徑提供了示范。(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