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鄭州中小學起始年級 均不能再有66人以上超大班額
今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起始年級徹底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2020年,66人以上超大班額徹底消除;3年內全市共計劃新建、改擴建學校178所,增加教學班數5978個,增加教職工11285人……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鄭州市解決就學難消除大班額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利用3年時間,著力解決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問題。
目標: 3年內新建、改擴建學校178所
按照《計劃》,2018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起始年級徹底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非起始年級超大班額占比控制在3%以內,56人以上大班額占比明顯下降;2020年,66人以上超大班額徹底消除, 56人以上大班額占比不超過10%。
3年內全市共計劃新建、改擴建學校178所,增加教學班數5978個,學位282695個,校舍建筑面積約395.1萬平方米,占地面積508.4萬平方米;總投資需130.6億元,同時,需增加教職工11285人。
年度計劃:
2018年,計劃新建、改擴建學校71所,項目建成后將增加教學班數2093個,學位96530個,校舍建筑面積約132.6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87.5萬平方米;總投資需41.1億元,同時需增加教職工3556人。
2019年,計劃新建、改擴建學校54所,項目建成后將增加教學班數1850個,學位89395個,校舍建筑面積約127.8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51.5萬平方米;總投資需46.2億元,同時需增加教職工3617人。
2020年,計劃新建、改擴建學校53所,項目建成后將增加教學班數2035個,學位96770個,校舍建筑面積約134.7萬平方米, 占地面積約169.4萬平方米;總投資需43.3億元,同時需增加教職工4112人。
八大舉措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
措施1加強政府主導
對不能按照規定時限,基本消除義務教育學校超大班額和大班額的縣(市、區),給予通報批評;對因工作落實不到位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及相關部門責任人進行問責。加大中小學建設市級財政資金獎補力度,對市內九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每增加一個初中教學班獎補80萬元,每增加一個小學教學班獎補50萬元。
措施2強化縣級政府責任
各縣 (市、區)要制定中小學建設規劃,加大主城區中小學建設力度,積極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將中小學建設列入政府民生實事強力推進。
措施3拓展學位資源
對中小學校建設實行特事特辦,開綠燈、簡手續,縮短各類審批時間,盡快建成投入使用。繼續把中小學建設列入“年度各級政府民生十大實事”,強力推進。每年市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30所以上,每個縣(市)新建、 改擴建中小學校4所以上,全市每年凈增小學學位約40000個,初中學位約15000個。從2018年開始,力爭每年開工建設高中階段學校4所以上,確保到2020年開工建設高中階段學校12所以上。
同時,制定三環以內高中階段學校外遷計劃和完全中學初高中分設推進計劃。縣(市、區)組織專人對城區學校校舍全面摸底排查,通過教師辦公室合并、同類功能室合并、回收門面房用作教學用房、取消公辦中小學寄宿生等多種措施,最大限度利用學校有效空間,把班額大的年級進行拆分、擴班。
措施4提高教育質量
今年秋季開學,啟動新優質初中培育工程,利用2~3年時間培育100所優質公辦初中(市屬30所、區屬40所、縣屬30所);縣(市、區)同時啟動新優質小學培育工程。
措施5優化教師隊伍
提升教師待遇,通過提高績效工資等辦法,提升中小學教師待遇,確保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
措施6促進縣域教育均衡
推動中原區、登封市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繼續推進城區學區制管理改革,實現市域內義務教育資源動態平衡運行,形成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的聚集效應。
措施7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加大經費投入,設立鄭州市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專項資金,通過按比例撥付、獎補等方式,激發縣(市、區)加大教育投入的活力。
措施8改革招生入學制度
研究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今年秋季招生,任何學校起始年級不能再出現66人以上超大班額現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按照規定班額均衡編班,禁止分快慢班,防止因擇班產生大班額;嚴把轉學入口關,嚴格規范轉學條件和程序,已經達到大班額的學校或班級,不得接收轉學學生,堅決遏制借轉學變相擇校的行為,防止造成新的大班額。(記者 董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