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河南省食藥監局公布了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情況,據悉,此次共抽檢了20大類食品80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90批次,不合格樣品14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該樣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記者留意到,根據通報其中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嫌假冒。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對涉嫌假冒的產品,要深查深究相關經營企業的進貨渠道。
開封杞縣一企業所產的兩批次醬菜不合格
腌菜、醬菜是不少人家中常備的下飯菜,不過再購買時要謹慎了,以免選了質量不合格的腌菜、醬菜。在此次抽檢查出的14批次不合格食品中便包括兩批次醬菜,這兩批次醬菜為開封杞縣同一食品企業所產。
根據通報,此次抽檢查出開封市東京藝術中心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杞縣明德堂莫氏醬園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醬黃瓜,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出值為1.35g/kg,標準規定為不大于1.0g/kg。
同時,開封市東京藝術中心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杞縣明德堂莫氏醬園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醬紅蘿卜,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出值為1.56g/kg,標準規定為不大于1.0g/kg。
相關食品行業人士表示,醬腌菜抽檢不合格,往往是存在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或甜味劑(甜蜜素)超標問題。而長期過量攝入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損害。
14批次不合格食品中有7批次涉嫌假冒
記者留意到,通報顯示,此次抽檢查出的14批次不合格食品中,有7批次涉嫌假冒。
據悉,這7批次涉嫌假冒的食品分別是滎陽市賈峪鎮福萬家生活超市銷售的標稱禹州市冠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鮮面包,鄭州高新區百樂購副食店銷售的標稱焦作市乾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腐竹,焦作市山陽區宏達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鄭州福安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花生酥,安陽市文峰區永峰副食品經銷部銷售的標稱鄭州人人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小小雜糧,商水縣國富副食門市部銷售的標稱新密市凱利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小滑頭海苔味(調味面制食品),安陽市優購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新鄉市原陽縣宇康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紫薯果子(油炸型糕點),安陽市文峰區宏運食品批發南門店銷售的標稱鄭州福安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綠豆糕。
根據省食藥監局通報信息顯示,經基層食藥監局調查,這7批次產品均涉嫌假冒。
記者留意到,在9月12日,河南省食藥監局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檢情況中,17批次不合格食品中同樣有6批次產品涉嫌假冒。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這么多批次不合格食品都涉嫌假冒,說明相關食品銷售單位的進貨渠道存在問題。該人士建議對涉嫌假冒的產品,要深查深究相關經營企業的進貨渠道,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對涉嫌犯罪的應依法移交公安機關。
省食藥監局責令召回不合格產品
據悉,省食藥監局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對于不合格樣品涉及省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已要求鄭州、開封、洛陽、安陽、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周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涉及單位依法處理。
同時,省食藥監局責令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處。
在此,也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飲食安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請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撥打12331投訴舉報電話進行投訴或舉報。(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 見習記者 于曉英/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