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股市場將迎來一個“巨無霸”IPO,究竟值不值得申購,未來獲利空間有多少?基金經理是怎么看待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的?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基金經理。
備受關注的富士康,將于5月24日同時進行網上、網下申購。有市場人士稱,考慮到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電子制造服務商在A股的稀缺性,其有望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龍頭。富士康上市之后表現如何?能收獲幾個漲停?從公募基金角度,參與打新是否有“肉”可吃?
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部分業內人士,他們表示,從富士康公司質地和稀缺性來看,打新基金參與網下申購獲得盈利的可能性較大,不過由于此次網下發行規則發生較大變化,鎖定期較長,故在打新參與上相對謹慎。
西部利得基金事業三部總經理兼聯席投資總監周平表示,從現有業務來看,富士康以電子設備產品制造服務為主,作為全球最大的企業,公司有一定的稀缺性。募投項目主要聚焦于工業互聯網平臺、云計算、數據中心、物聯網、智能制造等8個部分,后續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從公司的業務數據來看,2017年營收增速超30%,歸母凈利潤增速超10%,ROE基本在20%附近;從目前的發行情況來看,市盈率大概率在17倍附近,上市的市值大概率在2500億以上。
“上市的市值偏高,從經驗來看,后續漲幅預計有限。按基本面情況,富士康上市開板之后的市盈率可能在20~25倍附近。不過,作為首只過會的‘高端制造業’品種,富士康受到的關注較高,不排除開板價格較高的情形。”他說。
國聯安主題驅動基金經理張漢毅告訴記者,此次A股上市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工業富聯)是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的部分業務主體,2017年收入3545億元,凈利潤158.7億元,這樣的規模、體量遠超A股中其它的科技股。在他看來,工業富聯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通訊網絡設備代工和云服務設備代工,鑒于代工行業的屬性,以及公司發展已經進入相對成熟期,因此估值上會給予一定折扣,能否挑戰海康威視3800億市值的最高地位還有很大不確定性,然而工業富聯背靠鴻海集團的優秀資源,在電子代工領域的龍頭地位難以動搖,具有很強的藍籌屬性,上市后很可能因為其自身的科技獨角獸標簽得到市場追捧。
在公募打新投資機會上,上述兩位基金經理表示,鑒于鎖定期較長,而公募基金對流動性又有一定要求,因此打新基金參與的積極性也較低。
張漢毅表示,工業富聯此次發行方式與以往不同,網下詢價獲配的股票按獲配股數的70%鎖定1年,其余30%獲配股數無鎖定。由于鎖定期的存在,公募基金在進行網下打新時會有所顧忌,這也導致了網下打新的中簽率相比以往更加不確定,網下打新之前需要充分考慮各種極端可能,并將其與打新基金未來規模的可能變動相結合進行綜合考慮。相對而言,網上打新由于不存在鎖定期的問題,對小規模的公募產品而言是更加合適的參與方式。
周平坦言,從富士康股票的質地和公司稀缺性來看,打新基金參與網下申購獲得盈利的可能性較大,具有參與價值,但是每個公募基金都有自身流動性的考慮。
“本次網下發行規則發生較大的變化,中簽的投資者將有70%限售,僅30%可流通。由于公募基金對流動性的要求較高,疊加本次發行的規模較大,如果中簽率超出5%以上,持倉會對公募基金的日常凈值和頭寸管理帶來較大影響。另外,由于鎖定期較長,機構參與網下打新的盈利面臨的不確定性較大,從這個角度講,打新基金參與的積極性也較低。”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股收益下滑、底倉波動風險加大,通過打新基金分享新股上市收益的“紅包”正在日益減少。
“今年以來,一些獨角獸企業相繼回歸A股上市,不過其中也曾出現過破發的情況,投資者打新獨角獸時要關注公司的盈利情況、未來成長性和上市價格的合理性。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期限,理性參與打新市場。”周平說。記者 項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