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 安徽阜陽推進秸稈多級利用
從秸稈中提取的木質素、生物基石墨烯等產品 余皓 攝
安徽省阜陽市是農業大市,全市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80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連續10年超百億斤。巨大的糧食產量帶來了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據統計,2017年該市秸稈理論產量700多萬噸,可收集量近600萬噸。綜合利用秸稈566萬噸,綜合利用率達94.6%。
15日,記者來到正在舉辦的2018安徽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現場,探訪阜陽的秸稈生態利用模式。
在阜陽市宏橋建材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擺放著數張秸稈壓制而成的板材制作的課桌椅以及食品包裝盒等產品。
用秸稈板材制成的課桌椅 余皓 攝
該公司董事長張中成告訴記者,其公司以秸稈為原料生產多種板材產品,每3噸秸稈原料能合成1立方米的板材,“秸稈板材以‘草’帶木,不僅避免了秸稈焚燒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且減少了木材的使用量,同時,秸稈板材幾乎沒有傳統板材富含的甲醛,不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張中成說,其公司去年11月才開始生產秸稈的再加工利用,消耗秸稈2萬噸,今年已經收購了6萬噸,目前,他正在尋求更豐富的秸稈資源以增加產能。
“我們通過三級發酵的技術,生產雙孢菇等菌種基料,種出來的食用菇攜帶病菌大大減少。”在阜南聯美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展臺前,負責人王琴向記者介紹,其將動物糞便與秸稈混合并發酵的技術,實現了秸稈資源的循環利用。
王琴介紹,該公司正與世界知名的菌種公司合作建設菌種生產基地,改變目前亞太雙孢菇和褐菇菌種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消化利用麥秸6萬噸,年產雙孢菇、褐菇3萬噸,實現5億元(人民幣,下同)銷售收入的同時,還能直接帶動600戶農民發展食用菌產業。”王琴說。
除了板材和菌菇基料加工外,在博覽會現場,記者還發現一些高附加值加工利用秸稈的途徑,安徽福方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秸稈全組分高值化利用就是一個例子。
“我們利用秸稈的方式,就是將秸稈中的木聚糖、阿魏酸等成分提取出來后,制取天然香料、抗氧化劑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該公司總工程師蔣克純介紹。
根據蔣克純的計算,每加工10萬噸小麥秸稈,能得到50噸抗氧化劑、500噸香料及其它高附加值產品,毛利潤可達3.675億元。“我們將利潤的一部分用于補貼農民,增加他們的經濟效益,自然就帶動了回收秸稈的積極性。”蔣克純說。
2018安徽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現場 余皓 攝
記者了解到,2017年的安徽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上,阜陽11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已經落地8個,一期投資12.36億元。而在本屆博覽會上,阜陽將集中簽約23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額達80.5億元。
“接下來,阜陽將按照聚焦生態、高端、高效利用的原則,以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為抓手,分類推進五化(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努力推動阜陽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邁上新臺階。”阜陽農業委員會黨組書記董志誠說。 (余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