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全天呈下跌行情,市場情緒表現低迷,恒生科技指數大跌3.46%,恒指、國指分別下跌1.71%和1.96%,恒指下挫近350點,三者齊刷月內新低價。
【資料圖】
盤面上,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美團、京東跌超4%,快手、小米、百度、網易、阿里巴巴皆跌超3%;生物醫藥股領跌市場,藥明康德重挫超10%;此前消息稱拜登政府欲限制美企對華投資,半導體股連續下跌,且午后跌幅擴大明顯;特斯拉概念股、鋰電池股、光伏股等新能源股跌幅靠前,濠賭股、軍工股、汽車股、內房股等齊挫。機構看好及油價回升,石油股在弱勢中表現強勢,中國石油漲超2%,內銀股部分上漲,中信銀行漲超3%。
具體來看:
醫藥外包概念領跌,藥明康德跌超10%,金斯瑞生物科技跌超8%,藥明生物跌超7%,昭衍新藥、凱萊英跌超6%,泰格醫藥、康龍化成跌超5%。
消息面上,藥明康德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64億元,同比增長5.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68億元,同比增長31.97%。這是藥明康德自2018年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度營收增速降至個位數。凱萊英于4月18日遭摩根大通減持11.588萬股,減持后,其持好倉比例由13.30%下降至12.87%。藥明生物18日遭摩根大通減持425.35萬股,減持后,其持好倉比例由7.09%下降至6.99%。
芯片股走低,中芯國際跌超5%,上海復旦跌超3%,華虹半導體等跟跌。
近期,業界傳出消息稱,近期消費端庫存比預期的多,加上蘋果本季加速去庫存排擠非蘋果產品應用,在一系列效應疊加影響下,或將導致芯片設計業今年三季度出現罕見的“旺季不旺”景象,此前業界期望下半年將大幅優于上半年的目標恐將落空,無法太過樂觀看待。
鋰電池下挫,天齊鋰業跌超8%,贛鋒鋰業、中創新航跌超7%,比亞迪股份跌近3%。
由于碳酸鋰價格快速走低,今年一季度,鋰電上游企業業績下滑較為嚴重。據上海有色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跌2000元/噸,報176500元/噸,今年迄今累計跌幅達65.5%。
光伏股大跌,新特能源跌超13%,信義光能跌超6%,協鑫科技跌、信義玻璃跌超4%,福耀玻璃等跟跌。
軍工股走弱,中船防務跌超5%,中航科工跌超4%。
紙業股下跌,玖龍紙業下跌10%,晨鳴紙業跌超3%,理文造紙跌超2%。
石油股走強,中石油漲超2%,中海油田服務、中海油等跟漲。
內銀股上漲,中信銀行漲超3%,郵儲銀行漲超2%,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跟漲。
今日,南下資金凈流入35.02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凈流入20.51億港元,港股通(深)凈流入14.51億港元。
展望未來,興證全球分析師張憶東指出,對于港股而言,總體是磨底突圍,突圍最終要靠經濟復蘇和中資定價權。經濟復蘇影響的是互聯網行情,而中資定價權影響周期股、金融、地產這些板塊。事實上,傳統板塊里面的中資定價權會越來越強大。外資不待見且行業不斷出清的成熟行業里,剩者為王的標的,特別是一些優質的央企國企,中資的定價權會越來越明顯。在美聯儲從鷹派轉向鴿派之前,海外因素對港股的影響大概率還是會持續存在,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海外影響會逐步弱化,特別到了今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復蘇將會成為港股主導的變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