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底座,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規模化應用的快速成長期,為了搶抓機遇、前瞻布局,日前,濟南市制定《濟南市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實施“工賦泉城”行動計劃(2023-2025年)》,指出力爭到2025年全面建成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高地。瞄準“國內領先”,發力工業互聯網,濟南有何底氣,又有哪些布局?
多項全省首位奠定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
(資料圖片)
濟南市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建設,2020年便率先出臺《濟南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謀劃實施“2+6+N”戰略(圍繞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總體要求,聚焦工業互聯網生態化供給、體系化應用、融合性賦能、上云上平臺、立體化安全、全方位服務六位一體的發展任務,開展基礎設施升級、平臺體系培育等N項行動)。
經過三年的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平臺體系、試點示范、產業生態等取得顯著成效,濟南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8、山東省首位,在工信部組織的2022年度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督查激勵工作中,濟南市以第1名的位次入選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市。
良好的產業基礎是濟南瞄準“國內領先”的底氣。
目前,濟南市網絡基礎逐步夯實。建成覆蓋城鄉的信息高速公路體系,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城市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100%,寬帶下載速率居山東省第一位,累計建設5G基站4.3萬處,實現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數量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全省唯一“星火˙鏈網”超級節點落地建設,擁有11個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成開通濟南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和全球首張確定性網絡。
平臺體系持續壯大。擁有浪潮云洲國家級“雙跨”平臺,平臺位次已升至全國第4,培育了萬騰、奧太、紫菜云、有人、九陽等5個國家特色平臺,目前全市省級以上重點平臺達58個,占全省比重超過1/3。深化企業上云上平臺,建立市優秀云服務商庫,入選云服務商56家,評定星級上云企業405家,上云企業突破6萬家,數量居全省首位。
應用場景加速拓展。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累計培育工業互聯網應用項目100個以上,其中12個項目獲評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10家企業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帶動泰鋼、二機床、臨工重機、九陽、山東能源、天岳等一批重點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培育3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園區,引導區域內企業規模化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
圍繞五大方向破解產業發展堵點
“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規模化應用的快速成長期,國家、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政策舉措,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新的重大機遇。”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這樣判斷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在此背景下,總結上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成效,更好地謀劃推進未來一個階段發展工作成為必然。
濟南市工信局堅持需求導向,問需于企業、問計于社會,立足濟南實際,學習借鑒部分城市先進做法,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牽頭制定了《濟南市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實施“工賦泉城”行動計劃(2023-2025年)》。
《行動計劃》堅持高點定位、目標引領。在過去3年建設成效的基礎上,確立了“全面建成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高地”的發展目標,并圍繞這一發展目標系統設置了綜合質效、網絡設施、網絡應用、平臺建設、融合賦能5類15項主要指標,涵蓋了國家、省評價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體現了“走在前”的目標要求。
為實現各項目標,濟南市制定了夯實網絡基礎、提質平臺能級、深化應用賦能、培優產業生態、筑牢安全屏障5大任務,共18項具體行動。
從政策內容不難看出,濟南市堅持要素集聚、提升能級。更加突出科技創新,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更加重視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和運營能力建設,聚焦提升工業互聯網產業能級,著力引進培育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匯聚各領域優秀服務商,建強工業互聯網服務體系,打造立足濟南面向全省的工業互聯網服務集群。
同時,堅持應用牽引、創新驅動。聚焦工業互聯網賦能應用,實施“十百千”工程,從企業、行業、園區等“點、線、面”進一步激發需求側活力,打造10個工業互聯網園區,培育100個以上應用場景,推動1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在全省創新實施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持續開展工業互聯網牽手對接活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破解企業“不會轉、轉不起、不敢轉”的難題。
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政策促動三大動能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介紹,下一步,濟南市工信局將通過持續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政策促動三大動能,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強化創新驅動。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與工業企業聯合推進工業5G芯片、智能傳感器等基礎軟硬件研發;支持領先企業加快網絡、標識、平臺與安全的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鼓勵引導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等共建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持續開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方面標準化試點,壯大跨界協同創新生態。
強化項目帶動。前期,已經謀劃實施了108個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下一步,將重點推進“星火·鏈網”濟南超級節點、國家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合作中心山東分中心、應用創新體驗推廣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項目早建成、早達效。
強化政策促動。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加快出臺《獎補政策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獎補標準、支持方式、申報條件等事項,未來三年,濟南將每年拿出不少于1億元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工業互聯網領域網絡設施、重點平臺、應用示范項目等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切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促進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實效。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段婷婷 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