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觀點香港網訊:6月26日,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香港于年初全面恢復通關,樓市交投轉趨活躍,樓價順勢反彈;此時發展商把握機會積極推盤,吸引大批買家查詢認購,二手客源逐漸被市場瓜分。另外,房委會擬于年中開始接受「居屋2023」申請,不少居屋客或等候新居屋抽簽后再作打算,令居屋第二市場交投持續受壓。據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網頁最新數據,五月份全港錄237宗居屋第二市場買賣個案(按簽署臨時買賣合約的成交為準),較四月份的258宗按月下跌8%,連續三個月錄得跌幅,為近七個月新低;至于五月份未補價物業成交總值約11.15億港元,較四月份的11.95億港元同步減少約7%。
業主持貨心態持續增強,二手單位叫價節節上升,個別買家因此暫緩入市計劃,居二市場呈「價升量跌」的現象。五月份每宗居屋第二市場買賣平均作價約470.5萬港元,較四月份的463.2萬港元按月上升1.6%,連升半年,與去年單月最高點522.1萬港元的差距進一步收窄至一成以內,相信美國暫緩加息能減輕準買家對按揭利率上升的疑慮,或會加快入市步伐,資助房屋平均售價亦可望得到支持。
陳海潮指出,美國聯儲局于月中宣布暫緩加息,香港銀行亦隨即決定不調整最優惠利率,加息氛圍稍微降溫,有助紓緩買家對入市的不安思緒。不過,疫后本港經濟逐漸復蘇,上車客重拾信心大舉入市,業主趁市況轉好大幅提價,雙方逐漸陷入拉鋸;加上新居屋推售在即,伴隨多區新盤魚貫登場,或進一步攤薄居二客源,預料六月份居屋第二市場交投量走勢偏軟,于200宗邊沿窄幅上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