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半百之年迷上電腦
鄭祥青的妻子說,在他50歲左右時,對電腦簡直著了迷,“每年都要專門上北京、杭州,到電腦培訓班學習電腦高級知識,平時家中堆滿了電腦方面的工具書。”
“差不多55歲,我就退居二線了。”5月17日,坐在家中悠閑地品著茶的鄭祥青告訴記者,把二女兒和三兒子教會以后,他就退了出來,“錢夠用就行了”。
事實上,回家后,鄭祥青并沒有閑著。他又迷上了寫字和爬山。
他每天早上4點鐘起床,洗漱完畢做早餐。5點出門去爬山,6點半時又返回家中,買菜、寫字,研究電腦。“這十幾年來,我就是這么過的。”雖然沒有像其他商人一樣成為大富豪,但言語間,鄭祥青依然非常滿足,“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不是廢除投機倒把罪,我們肯定沒有今天,肯定不敢做生意”。
也正是趁著改革開放一輪又一輪的政策支持,鄭祥青的三兒子發現,柳市鎮的產業多,但物流是個問題。
在同父親商量并得到贊許后,他迅速退出復印店,到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成立了運輸公司。“現在也做得不錯。”對于三兒子的現狀,鄭祥青不停點頭稱是。
B “八大王”群像圖
罪與非罪 他們都曾轟動天下
誰是“八大王”?多年后流傳有多個版本。
除開“線圈大王”鄭祥青,得到當地宣傳部門確認的還有:“舊貨大王”王邁仟,“目錄大王”葉建華,“五金大王”胡金林,“螺絲大王”劉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翻砂大王”吳師廉,“電器大王”鄭元忠。5月17日,記者從溫州樂清市委宣傳部得到信息,除鄭祥青、劉大源和葉建華外,其余人都已不在樂清本地生活。
一轉眼,改革開放已40年。柳市,這個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率先探路的鄉鎮,如今已高速成長為浙江第一經濟強鎮,“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斷路器生產基地”“中國防爆電器生產基地”。來自溫州市政府官方的通報顯示,工業是柳市的立鎮之本,至2017年,柳市鎮GDP達到252.2億元,在全國百強鄉鎮中排名15。
在柳市,“八大王”雖已不再風流,但歷史上的這一特殊群體仍值得人們再審視與懷念。
“舊貨大王”王邁仟
當年和父親把從上海等地采購來的舊礦燈配件、電器產品等經過拆洗、改裝、加工后,打上“浙江樂清制造”的牌子予以出售。
1982年,他被以投機倒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1983年無罪釋放。1995年因肝癌去世。
“目錄大王”葉建華
給當地產品拍照并制作“產品目錄”而聞名的葉建華,在1982年被以“投機倒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1984年,改判無罪釋放。
隨孩子在國外生活數年后回國。2009年,考取了助理工程師證書。
“五金大王”胡金林
1982年,以“投機倒把罪”被批捕的胡金林出逃,1984年春節潛回柳市被捕坐牢,66天后獲得平反。
2001年,買下柬埔寨第三大發電站,后又取得15萬畝原始森林的特許使用權。短短幾年,成為柬埔寨的電器大王和橡膠大王。“螺絲大王”劉大源
從1980年底起,劉大源到上海等地大量購入螺絲產品,然后轉手倒賣,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螺絲經銷商。1982年被以“投機倒把罪”批捕,但其出逃。平反后,回到柳市鎮繼續經營螺絲至今。
“合同大王”李方平
改革開放之初,李方平在低壓電器經銷領域叱咤風云,被譽為“合同大王”。1982年因“投機倒把罪”入獄,平反后,遠走他鄉異國;然后回國再創業,自主研發人工耳蝸。他的諾爾康公司用十年時間成為國內唯一能自主研發人工耳蝸的企業,也使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該領域自主研發能力的國家。
“翻砂大王”吳師廉
吳師廉于1980年5月,與人合伙,私設翻砂工場,經營鋁銅翻砂接線鼻等電器產品。1982年被以“投機倒把罪”批捕,最終關押63天后,作違反工商法規處理。
而今退休安享天倫之樂,其家族企業紅光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年產值超億元。
“電器大王”鄭元忠
一度成為生意最有起色、最風光的“大王”。釋放后,重操舊業,辦了一家開關廠。后來創立莊吉集團,不僅做服裝,還造船。2011年資金鏈斷裂,造船拖累了莊吉集團,最終被迫申請破產。(記者 刁明康)
關鍵詞: 投機倒把罪